国际视野|以色列农业,开在沙漠里的农业科技

03-07

每当谈到中东,人们脑海中总会联想到漫天的沙尘与无边无际的荒漠,地处中东地区的以色列曾经也和这里的大多数国家一样,绿色植被稀少,水资源匮乏。

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到今天称之为以色列的地方时,曾不无感慨地写道:“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中,我以为,它应是首屈一指的。那里寸草不生,色彩单调,是一片荒凉、贫瘠、没有希望的土地”。

但如今,昔日的大片沙漠早已变成瓜果飘香的沃野良田,到处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凭借高度发达、领先世界的农业科技,以色列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

01. 国家概况

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是亚、非、欧3大洲结合处,1948年5月建国,实际控制面积约2.5万km2。

以色列气候干燥,降雨量小,60%国土属干旱地区,20%为半温润区,其余地区多被丘陵和森林覆盖;平均年降水量只有400~550mm,50%国土年降雨量少于150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400m3,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22。

截至2021年4月以色列人口932.7万人,其中约74%是犹太人,约21%是阿拉伯人,其他5%被列为非宗教人士。

以色列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率达94%,农业从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左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0.4万亿美元,人均 GDP 4.36万美元。


02. 农业简介

具备高度集约化的生产体系,是以色列农业的显著特点,它克服了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极度缺乏,满足了人民对食物的需要(水果蔬菜大量出口,粮食作物依赖进口)。

通过研究人员、推广服务人员、农业经营者及与农业相关的产业部门的紧密合作,使以色列农业生产得以持续而稳定地增长。在以色列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上四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共同协作,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不断开发和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最终在以色列这个一半以上国土都被沙漠覆盖的国家发展出了如今的现代化农业。


03. 以色列农业的特色

1.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匮乏

从自然资源禀赋看,以色列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很少,沙漠占其国土面积的60%,可耕地面积只有40余万公顷,大约为国土面积的16%。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滨海平原、加利利山区以及上约旦河谷。

北部滨海平原是以色列栽培柑橘类果树的中心区,是最先为国家提供重要出口商品的基地。

加利利山区由于大量季节性降雨,形成小块肥沃谷田,不用灌溉即可耕作。该地区生产的橄榄和烟叶驰名国内外。

在上约旦河谷的太巴列湖周围地区,是农作物丰产区,每年种植稻谷、棉花、花生、玉米和各种热带水果。

耕地少、半干旱性气候、降雨量小、季节性强、区域分布不均、淡水资源缺乏等问题极为突出,自然资源及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


2. 因地制宜的农业策略

根据其农业生产条件,以色列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策略:减少本国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主要依赖进口,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蔬菜,出口换汇。

自建国以来,以色列不断缩减粮食种植面积,且粮食产量不高,不能自给,主要依靠进口。

根据联农组织(FAO)数据,自1961年以来,以色列谷物播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谷物播种面积仅5万余公顷。

单产基本没有变化,2019年以色列谷物平均单产仅3.5吨/公顷,相比而言,2019年中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为5.7吨/公顷。

同时,以色列粮食产量很不稳定,1983年最高,谷物总产量43.7万吨,1999年最低,仅有12.3万吨,2019年全国谷物总产量也不高,仅有17.8万吨,而谷物进口量则高达340.5万吨,粮食自给率仅有5%左右。

▲图:2019年以色列进口谷物340.51万吨 图片来源:FAO

▲图:2019年以色列出口谷物仅4365吨 图片来源:FAO

3. 节水农业 世界领先

上一篇:2022新年第一弹?美国遭千年一遇的干旱,气候临
下一篇:走,到“农科城”杨凌看场“农业奥林匹克”